丁妈说
大宝和小宝还小的时候,丁妈每天都在钻研「怎么养」,但眼看着两个娃一天天长大,「怎么育」的问题就越来越让人烦恼了。
我们家两个娃都还算是比较好带的,但我还是发现,就算看了这么多育儿理论,真正实践起来还是相当有挑战啊。
今天这篇算是丁妈和大家聊聊我自己的一些经历吧,算不上什么「理论」,更多是想和大家讨论分享。
让宝宝参与做家务
有些爸妈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小一点的,担心他做不好,大一点的,又怕耽误了学习。
家务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完全不让孩子做家务,孩子会觉得家务活本来就不是自己的事。而且我们当父母的,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吗?他迟早要长大,要一个人生活啊。
当然啦,爸妈们不能一开始就指望一个小宝宝什么都会做,什么都做得好,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安排他完成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
大宝2岁多的时候,我就开始让他做一些他能做的事儿。一开始是带着他把玩具收归原处,让他明白玩了玩具都要收拾放回原处,后来还让他帮忙把衣服放在洗衣篮里,把他看过的绘本摆放整齐。现在大宝已经6岁了,会自己收拾衣服、整理床单,有时候还会让他帮忙洗菜。
宝宝哭了,要及时回应
娃刚生下来的时候,吃喝拉撒都要依赖大人,如果孩子哭闹,那通常都是有原因的,应该及时回应他。
大宝小时候特别爱哭,一哭我心就软了,是不是冷了?是不是饿了?是不是要抱抱了?娃他爸这时候出场了,也不知道他在哪里看到,有人说孩子哭了不要理会,不然孩子会变本加厉,丁妈听了就一脸黑线……
对年龄很小的宝宝来说,他们哭,是因为他们真的有需要啊!及时回应宝宝,才能让他们有安全感!
有研究认为,在3岁之前受到「悉心照料」的孩子,不仅在儿童时期的学习成绩更好,成年以后人际关系也会更健康,受教育程度也更高。
就算抛开理性啊研究啊什么的,反正在丁妈看来,孩子哭了,我一个当妈的,真是没办法坐视不管的。
让宝宝更早地接触数学
大家都知道,中国孩子数学很好……
但丁妈说的让宝宝尽早接触数学,可不是报个数学班奥赛班什么的,而是培养孩子的兴趣。
让孩子尽早学习数学知识,不只是为了让孩子以后取得更好的数学成绩(虽然当妈的还是会操心这个,哈哈哈),也能同时锻炼孩子的逻辑能力。
其实丁妈带大宝的时候也没意识到培养数学兴趣的重要性,现在小宝3岁了,我会带她自然而然地数数(周围的一切东西都可以用来数啊),用食物、玩具之类的教她加减法,认识不同的形状。
永远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吵架
在孩子接触更大的社会之前,家庭就是孩子最主要的成长环境。
可能很多人以为,家庭完整是最重要的,其实家里的矛盾和冲突才是对孩子消极影响最明显的。
即便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如果家里关系很和睦,他们的表现也会比关系紧张的双亲家庭的孩子要好。
愤怒是每个人都有的情绪,丁妈也一样。刚有大宝的时候,娃爸不是很擅长照顾孩子,让他做点什么也总是偷懒(丁妈相信我不是一个人),有的时候我真是又累又生气,真的想冲上去揪住娃爸的衣领,但只要一想到宝宝,我……都会控制住我自己。
妈妈尽量别放弃工作
有些妈妈有娃以后就当起了全职妈妈。丁妈不是想说全职妈妈不好,也有很多全职妈妈把家庭和生活都经营得很好,但我也看到很多妈妈把全部都奉献给了家庭,完全失去了自己。
越是有自己事业(不一定要坐在办公室里才算是有自己的事业)的女性,她们的孩子也越会意识到努力的重要性,而在这样的家庭,爸爸在家务和照顾孩子方面的投入也更多。
我不太喜欢「牺牲」这个词儿,因为一个关系良好的家庭,应该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贡献。夫妻之间平等,孩子和家长之间也平等。
爸爸妈妈都工作,都对这个家庭有付出,同样,照顾孩子也是两个人共同的事情。
你看,这会儿丁妈还在发文章,娃爸就在洗碗。
你也要永远保持学习
培养、教育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爸爸妈妈的榜样作用,可比光说不做有效多了。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也越容易接受更高的教育水平,职业发展也越好。这个道理肯定都能明白。
但丁妈要说的不是学历水平,而是爸妈对学习的态度。
如果爸妈自己都很讨厌学习,自己从来不看书,却要求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对他们来说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嘛。
而且当妈以后,才发现虽然自己也是学医的,但是娃有了什么不舒服,才发现以前那点知识根!本!不!够!用!
娃更大一点以后,才发现不仅要「养」还要「育」。丁妈也要不断学习,才能帮两个娃更好地成长啊。
让孩子发现他自己,成为他自己,靠的从来都不是运气,父母的成长也很重要。
如果你觉得丁妈说到你心坎儿里了,也分享给家人看看吧,毕竟教养理念一致,带娃的时候才不会吵起来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