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常色与病色的分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常色:

指健康人面部皮肤的色泽,表示人体精神气血津液充盈。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是有神气、有胃气的表现。有主色、客色之分。

1)主色: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于个体特征,终生基本不变。

2)客色:因外界因素(如季节、昼夜、阴晴气候等)的不同,或生活条件的差异,而微有相应变化的面色。如春应稍青,夏应稍红、长夏应稍黄,秋应稍白,冬应稍黑等。

主色和客色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病色:

病色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

1)善色:善色指病人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说明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其病易治,预后较好。

2)恶色:恶色指病人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说明病变深重,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其病难治,预后较差。

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一)赤色

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1)满面通红者,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火热炽盛的实热证。

(2)两颧潮红者,多属阴虚阳亢的虚热证。

(3)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颧颊部嫩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是脏腑精气衰竭殆尽,阴阳虚极,阴不敛阳,虚阳浮越所致,属病重。

(二)白色

白色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1)面色淡白无华,舌、唇色淡者,多属血虚证或失血证。

(2)面色?白者,多属阳虚证;面色?白而虚浮者,多属阳虚水泛。

(3)面色苍白(白中透青)者,多属阳气暴脱之亡阳证;或阴寒凝滞,血行不畅之实寒证;或大失血之人。

(三)黄色主虚证、湿证

(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萎黄”。常见于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者。

(2)面黄虚浮,称为“黄胖”。多是脾气虚衰,湿邪内阻所致。

(3)若面目一身俱黄,称为“黄疸”。

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之故;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之故。

(四)青色

青色主寒证、疼痛、血瘀、惊风和气滞。

(1)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

(2)突然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之象。

(3)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多属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

(4)面色青黄(苍黄),多见于肝郁脾虚。

(5)小儿眉间、鼻柱、唇周色青者,多属惊风或惊风先兆。

(五)黑色

黑色主寒证、剧痛、瘀血、肾虚、水饮。

(1)面黑暗淡者,多属肾阳虚。

(2)面黑干焦者,多属肾阴虚。

(3)眼眶周围色黑者,多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4)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者,多由瘀血日久所致。

面部色诊的意义

(一)判断气血的盛衰

(二)识别病邪的性质

(三)确定疾病的部位

①《灵枢·五色》命名,如前额-庭、颜,眉间-阙,鼻-明堂,颊侧-藩,耳门-蔽。

②《素问·刺热》划分法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额候心,候脾,颏候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zs/9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