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1.测左胳膊还是右胳膊?
健康成年人双侧上肢之间的血压测量值可以有所差异,可能左侧高于右侧,也可能右侧高于左侧。有人认为测血压应选择右侧上肢,这是没有道理的。多数人两侧上臂的血压相差不多,其差值一般不超过10mmHg。高血压患者初次就诊时,应测量双侧上肢血压。双侧血压测量值不同时,建议以血压较高一侧的血压读数作为诊断与疗效评估的依据。如果两侧血压测量数值相差超过20mmHg,则应注意检查血压较低一侧的锁骨下动脉等大血管有无明显狭窄(如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或多发性大动脉炎等)。有很多研究提示,两侧血压差值过大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梗或脑梗的机会明显增多,因此不应轻视这种现象。
2.坐着测还是躺着测?
测血压时有人习惯坐着、有人习惯躺着。正规测量血压的体位应该是坐着。坐着和躺着测量时对收缩压(高压)的影响不大,但坐着测量的舒张压(低压)常常比躺着测量时偏高。我们诊断高血压血压标准是以坐位血压为依据的,所以若患者情况允许,应采取坐位测量血压。不仅如此,患者坐在椅子上时还应该充分放松,不要两腿交叉,任何一个环节不规范都可以影响到测血压的准确性。当然,如果患者因病情较重或其他原因不方便坐位测量,也可以躺着测。此时患者应该取仰卧位,上臂外展约45度,其他注意事项与坐位测量时相同。
另外,老年人或儿童(特别是有站起身时头晕眼黑者)还应该加测站立位血压。多数人站立位测量时比坐位测量数值偏低,但收缩压降低幅度一般不会超过10mmHg。若站立位测量比坐位降低20mmHg以上,或伴有头晕眼黑症状,则应考虑患有体位性低血压。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
3.血压计摆放位置影响测量结果吗?
有人认为测血压时血压计应该与处于心脏相同水平,这是没有道理的(参见IndianJPhysiolPharmacol.Apr-Jun;59(2):)。捆绑袖带一侧的上臂位置可对血压测量结果产生影响,而血压计摆放位置高一些或低一些不会影响血压读数,所以测血压时不必刻意调整血压计摆放的高低。但需要注意的是,血压计一定要放置平稳,并保持水银柱垂直。
上臂的位置可以显著影响血压测量结果(参见:BrMedJ(ClinResEd).May26;():;ClinCardiol.Oct;10(10):;JHumHypertens.Oct;2(3):,等)。测量血压时要使袖带处于与右心房相同水平(第四肋水平),上臂位置过高测得的数值偏低,上臂位置过低测得的数值偏高。此外,测血压时要保持上臂处于放松状态,所以需用软垫支撑上臂,上臂过于紧张会显著影响测量结果。
4.隔着衣服测血压准确吗?
一般而言,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最好将上臂衣物脱掉,裸露上臂测量血压。医院检查时,完全脱掉上臂衣物有很多不便,可以让患者保留一层薄衣物(如薄衬衣或薄秋衣),这不会对血压测量结果产生明显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习惯将上衣袖子挽起来测血压,这样不妥,如果挽起的衣袖包裹上臂太紧,可使血压测量结果偏低。因此如果不方便将上臂衣物全部脱掉,可保留一件衬衣或秋衣,隔着薄层衣服测量,不要挽起衣袖。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听诊器胸件(即听诊器头)塞进血压计袖带里,这样所测得的血压读数偏低。在捆绑袖带时,应该让袖带下缘高于肘窝2-3厘米,便于放置听诊器胸件。捆扎袖带时要松紧适度,能够塞进两个手指为宜。袖带捆扎太紧测得血压偏低,太松则偏高。
5.为什么鼓励患者在家测血压?
目前,多数患者的高血压是经过医生测量血压后诊断出来的,但是有些情况下,医生测量的血压有可能“不准确”,因为有两种特殊情况,需要患者自己测量才能得出正确数据:一种是“白大衣性高血压”,另一种是“隐匿性高血压”。
所谓白大衣性高血压,指的是患者平时血压正常,医院测量时就增高,这是因为医疗环境(比如精神紧张、就诊环境不安静、候诊时心情焦虑、测血压前未能安静休息等等)可能导致血压暂时升高。这种情况非常多见。多数人自己并未感觉到情绪紧张,医院测量的血压仍然比在家中测量的数据高。医院内的血压测量结果,可能会使一些血压正常的人应用降压药物治疗。
隐匿性高血压是指患者血压增高,医院测量血压是正常的。我们的血压一直在波动,一般是白天高、晚上低,但也有人(特别是老年人)常表现为晚上血压增高、白天正常。因为我医院看病,所以那些晚上血压增高的患者就难以被及时诊断出来。一般来讲,因为不能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隐匿性高血压的危害更大。
为了识别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建议大家自己购买一个血压计,在家测测血压。只要血压计合格并且测量方法正确,自己在家测量血医院测量的结果更准确。在家中测量血压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都可以。有人认为电子血压计不准,这是错误概念。只要所购买的血压计(要买臂式,不要使用腕式)符合国家计量标准就可以。需要指出的是,水银柱血压计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水银会挥发,或者使用不当导致了水银泄露,这时会影响测量血压的准确性。因此水银柱血压计每年都要校验。
6.测血压不要太频繁
一位七十多岁老先生连续两次夜间看急诊,都是因为血压高。但来院后测量血压均为/80mmHg左右。追问病史,得知老先生为高血压患者,平时血压控制满意。数日前夜间11点多,老先生自觉头晕不适,自己测量血压为/90mmHg,再次测量为/mmHg,几分钟后再测为/mmHg。自己服用降压药物半小时后血压下降至/70mmHg左右。自此以后,每天晚上11点多老先生均为自己测血压,每次测量血压均增高,并且连续测量时一次比一次高。患者住院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其血压控制良好。这位患者的血压波动显然是由于精神紧张所致。因为他担心夜间血压增高,在紧张的情绪下测血压肯定会较高,第一次发现血压增高后精神更紧张,再次测量血压进一步升高。
这个病例告诉我们,虽然鼓励高血压患者自己在家中测量血压,但不要过于频繁的测量,以免导致不必要的紧张并使血压更加升高。
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多长时间测量一次血压?一般来讲,在接受药物治疗初期或调整降压药物过程中,每天测量2-3次为宜(如早晚或早中晚各测量一次)。过于频繁的自测血压容易影响测量准确性,甚至导致血压明显升高。病情稳定且治疗方案固定的患者,每周测量1-2天,每天早晚各测一次即可。每次测量后均要记录下来,再次就诊时由医生参考,以便了解其血压控制情况。
郭艺芳,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兼高血压工作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副会长、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河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委、河北省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主委。《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委,《中华高血压杂志》与《中国心血管杂志》常务编委。
郭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