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胆酸CG检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认识ICP—绕不开的母婴健康话题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对母婴危害均较大的妊娠期并发症。

女性在处于妊娠期时,其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大幅度上升,降低了其体内ATP酶的活性,妨碍了孕妇肝细胞对胆盐的摄取、转运和排泄,导致肝内胆汁郁积并溢入体循环而使外周血CG升高。由于胆汁的郁积,胆盐沉积于皮下,刺激感觉末梢,致使ICP患者皮肤不同程度的瘙痒。随着其病情的深入,瘙痒的症状还可从其四肢延伸至其全身,使其出现失眠、呕吐及疲劳等症状,严重地影响围生儿的健康,甚至导致孕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自发性早产、胎儿突然死亡、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以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等并发症,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安全。

如何在临产前准确诊断ICP,从而选择恰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是ICP处理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ICP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综合指标,其中甘胆酸是ICP诊断的首选方法。

什么是甘胆酸?

血清甘胆酸(CG)是胆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的结合型胆酸之一。CG是肝脏合成,正常代谢途径为肠-肝循环,通过胆汁排入小肠;在血清中主要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溢入体循环的总量小于1%。

甘胆酸的生理效应

●促使脂肪、脂肪酸、胆固醇及脂溶性维生素等分解成乳糜微粒,便于消化吸收。病理性的肝脏合成和分泌胆盐减少时,就会影响脂类物质的吸收。

●胆汁中胆固醇(约占胆汁中固体成分的3%-6%)分散在微胶粒体中处于溶解状态而不析出,是由于胆盐与卵磷脂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胆汁中的甘胆酸浓度下降时,胆固醇易沉积而发生结石。

●甘胆酸在肝肠循环可调节体内胆固醇代谢,食物中的纤维素丰富食品和降血脂药物可抑制肠中甘胆酸重吸收,肝内胆汁酸增加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甘胆酸(CG)——ICP的敏感指标

大量研究显示,孕妇血清CG水平由于妊娠期胎盘合成和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以及代谢负荷增大,可能诱发肝胆系统的变化,使孕妇易患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

ICP患者血清CG水平较正常孕妇显著增高,甚至可达10-倍,随ICP患者血清CG增高使羊水污染率、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及剖宫产率增高,甘胆酸增10倍以上,这些危险进一步增加。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中确定胆汁酸改变是ICP最主要的实验室证据。血清胆汁酸的测定主要包括总胆汁酸和甘胆酸,近年来一致的评价是:甘胆酸敏感性强,可作为筛查和随访ICP的指标。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中推荐: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血清甘胆酸及总胆汁酸2个指标,血甘胆酸升高≥10.75μmol/L或总胆汁酸升高≥10μmol/L可诊断ICP。

泽成生化平台CG检测试剂盒性能特点

1、样本适应性:新鲜血清,无需稀释。

2、胶乳增强比浊法,特异性及灵敏性俱佳。

3、检测范围更宽,0.5~80mg/L,高浓度样本不需人工稀释,提高检测效率,同时保证低浓度样本检测准确性。

4、试剂盒在高、低浓度样本检测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精密度,批内:CV≤5%,批间:CV≤10%。

5、与国际某知名品牌试剂测值相关性良好

泽成生物生化特色项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zs/55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