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和医务工作者对绝经和MHT认医院郁琦
郁琦教授表示中国女性在绝经相关问题的认知方面近年来有长足的进步,但在中国大陆女性中只是仍然十分缺乏,因此大多女性对MHT负面态度。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在更年期门诊工作的医生,对绝经问题的了解比较好。PUMCH员工对绝经症状就诊的定位准确,对绝经的并发症了解程度较好。MHT使用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妇产科医师对MHT的使用较积极,妇产科医师本人及家属使用MHT的比率较高,这主要得益于持续的院内教育。对于绝经期管理的未来,郁教授表示在卫生行政部门支持下,建立全国管理网络,继续开展对于绝经及MHT的大众教育、患者教育、和医生教育,并开展相关研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有关绝经管理的最新NICE指南解读中医院谢梅青
谢教授从围绝经期与绝经的诊断、知情与建议、短期绝经症状管理、HRT的远期收益与风险、POI的诊断与管理5个方面进行了解读,谢教授表示年龄超过45岁的女性,不要使用AMH、抑制素A、抑制素B、雌二醇、AFC、卵巢体积诊断绝经;在使用结合雌孕激素避孕药或高剂量孕酮的女性,不要使用血清FSH水平诊断绝经。年龄在40-45之间的女性,有绝经症状或40岁以下怀疑绝经的女性可以考虑使用FSH诊断。对于绝经女性或家人要告知解释绝经的阶段,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干预有助于总体的健康和幸福感、绝经症状治疗的收益和风险以及绝经的长期健康问题,随后谢教授就口服HRT对VTE、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乳腺癌、骨质疏松、痴呆、肌肉疏松等病征是否影响进行了解读。针对POI的诊断,谢教授说道:诊断POI应该依据评估女性的临床病史和升高的FSH水平。在这部分回顾的诊断性试验中,小组认为只要考虑POI,就可以考虑测定AMH,当诊断卵巢功能不全时考虑妇女的临床病史;低于40岁女性诊断卵巢功能不全时,依据绝经症状和相隔4-6周的2个血清样本升高的FSH进行诊断,不要常规使用AMH诊断卵巢功能不全,如果怀疑诊断正确性,推荐女性去有绝经或生殖医学知识的专家那里就诊。
妇科内分泌学组年医院陈子江教授 陈子江教授表示妇科内分泌学组年主要工作分为以下4点,1.年10余位专家对于女性高泌乳素血症诊治达成共识。2.孕激素与反复流产,由于孕激素补充是预防和治疗先兆或复发性流产的常见错失,而在先兆和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使用往往没有详细的叙述和具体意见,我国专家也无统一的具体标准,所以,在内分泌小组专家发布了《孕激素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现已在全国进行巡讲宣传数十场,改变了孕早期常规使用孕酮水平评价早期胚胎发育的观念。3.国际与国内会议,在这里陈教授着重提到了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第八届全国妇产科生殖内分泌学术会议暨国际生殖医学协会联盟国际论坛。4.妇科内分泌疾病的宣传教育,在全国进行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规范、指南、共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研讨会、巡讲会达百场以上,参加医生数万名,巡讲内容包括异常子宫初学诊断与治疗指南、闭经诊断与治疗、孕激素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诊治共识、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不育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如何选择和评价性激素检查化验。
生殖内分泌临床RCT研究的方医院陈子江教授
陈子江教授从RCT研究的意义、方法、生殖内分泌领域RCT研究的特点,陈教授首先介绍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是将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或对照组,随访研究结局发生情况的一种研究类型,被认为是评价临床技术及其应用结果的金标准,设计合理的RCT研究结果为临床指南/标准的制定提供I级证据,RCT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影响临床决策,促进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证据质量分级是制定临床指南的中心环节,生殖内分泌领域,包括绝经激素治疗、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的诊疗等方面已有多项重要的RCT研究,对临床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随后陈教授讲解了RCT研究的方法:1.临床问题的提出2.制定研究方案3.研究注册4招募5.随机分组6.实施干预7.随访8.结局测量9.数据分析10.结果报告,最后陈教授对生殖内分泌领域RCT研究特点进行总结,1.研究涉及妊娠与胎儿,对治疗措施的安全性要求高,RCT研究可提供最佳证据2.主要结局指标建议选择活产率3.随访周期长,助孕治疗与产科诊疗分离,随访难度增加4.国家对RCT研究经费支持有限5.近年来,生殖内分泌领域发展迅速,新的诊疗措施层出不穷,但很多措施的应用扔缺乏证据6.新技术在缺乏确凿证据之前便开始临床应用的现象常见7.临床工作者在将新技术用于临床前,保持审慎态度,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促进对新技术的评价和临床转化。
不同年龄阶段的卵巢功能评估方案南京医院刘嘉茵教授 刘教授表示卵巢储备功能评估,年龄是最重要的评估因素,卵巢储备的标志物分为血清FSH测定、血清雌二醇测定、克罗米芬激惹试验、基础窦卵泡计数、抗苗勒氏管激素、抑制素-B、卵巢体积。AMH是评估卵巢储备的敏感指标。青春期女性的卵巢储备评估:1.经肛门盆腔超声、2.性激素检测(FSH、LH、PRL、E2、T、P、TSH),备选AMH、染色体核型;育龄期女性的卵巢评估:1经阴道超声、2.性激素检测(FSH、LH、PRL、E2、T、P、TSH)备选AMH(POI或DOR或促排卵时),体重(促排卵时)、OGTT/DHEA/F/ACTH/17-OHP/SHBG。
高龄孕妇的风险与管理张为远首都医科医院
二孩政策开放以来,妊娠期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特别是70后怀孕风险增加,年龄大于35岁,会导致肥胖和超重人群增加,不孕症发生率增大,自然流产率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几率增加,妊娠合并症增加,妊娠并发症增加,难产的几率增加,剖宫产率增加(超过40岁,剖宫产率达到70%),瘢痕子宫人群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妇女的心理状态不佳,传统理念依然存在(营养过盛的孕产妇增多),产后身体恢复缓慢(产后出血增加)。我们应该加大对孕产妇的宣传力度,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理论,鼓励农村妇女住院分娩。完善孕前评估,坚持孕前预防为主的理论。产前检查至关重要,规范产前检查,预防和发现妊娠期并发症。加强出生缺陷筛查和诊断。加强瘢痕子宫孕妇管理。规范DM及GDM管理,体育锻炼及合理饮食等手段非常重要。规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管理,遵循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疗指南。加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管理,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风险。降低初次剖宫产率,遵循剖宫产手术专家共识,41周前若无产兆着,采取适当措施引产,防治巨大儿的发生率。加强VBAC管理,遵循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专家共识。
妊娠高血压疾病与营养苟文丽西安医院妇产科
苟文丽教授做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营养的研究,研究了叶酸和妊高症:得出了子痫前期者平均叶酸浓度明显低于正常者,孕早期至分娩孕妇每天补充4mg叶酸能有效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率的结论,所以补充叶酸可能成为预防子痫前期的有效方法。研究维生素D与妊高症发现维生素D与妊高症发病相关,但不推荐补充维生素D成为孕期的常规保健。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可降低子痫发病率。低钙血症与妊高症发病相关,对高位孕妇自孕20周起每日补钙1.5g可降低子痫发病率。铁缺乏在妊娠期高血压的疾病中可能期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尚缺乏直接证据。此外限制钠的摄入并不降低妊高症的发病率。锌和硒等微量元素也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相关,锌可能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影响妊娠期血压。肥胖会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高蛋白食物可降低血压,富含抗氧化物可降低血压,围孕期服用为营养素可能预防妊高病的发生。苟教授最后强调应控制孕期体重增加。
低分子肝素在子痫前期预防治疗中的应用张建平中医院
张建平教授首先介绍子痫前期的致病机制,其中胎盘功能缺陷-浅着床,螺旋小动脉重铸障碍是关键环节,其次还包括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免疫因素(Th1/Th2失衡)和遗传因素,其中提到易感基因人凝血素基因F2,F5。还重点阐述了LMWH(低分子肝素)用来防治子痫前期的发生,关于其机制结论不一,机制尚未明确。经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对滋养细胞的影响是能够促进滋养细胞增殖,侵袭和分化;还能改善内皮功能障碍,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减少炎症反应,具有抗凝的作用,防止血栓形成;能起到免疫调节功能,起到一个Th1转化为Th2的作用;最后还介绍了其抗炎功能。最后张教授还强调对子痫前期发病有严重高危的孕妇在孕早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的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减轻子痫前期的发作,或推迟子痫前期的发作,但临床上应用的病例数还不够多,且没有严格地对照。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探讨。
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期的探讨林建华医院医院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
林建华教授首先提出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中做的更改的一点,即在妊娠20周后,收缩压大于等于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即使没有蛋白尿,但有任何一个器官或系统受累,也诊断为子痫前期。紧接着介绍了如何识别重度子痫前期和非重度子痫前期。提出子痫前期的治疗要点是降压、解痉、镇静、有指针扩容、有指针利尿、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胎肺成熟、适时终止妊娠,特别强调不能一诊断出子痫前期就首选硫酸镁治疗。关于终止妊娠时机应该从孕周角度考虑及并发症角度考虑,其中从并发症的角度考虑提出三点内容:(1)母体严重并发症稳定母体状况后尽早终止妊娠,不考虑是否促进胎肺成熟(2)可同时在稳定病情和严密监护之下尽量争取促胎肺成熟(3)蛋白尿及其程度不单一作为终止妊娠的指针,却是综合性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础及发病机制中的研究孙丽洲南京医院
孙教授首先介绍了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三阶段学说:第一阶段:母体对由父系衍生的EVT表达的抗原免疫耐受失败。第二阶段:EVT细胞浸润能力下降,子宫螺旋动脉重铸障碍,导致一个“高阻低流”的状态,导致一系列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损伤母体器官,导致一系列远期不良情况。第三阶段:子宫-胎盘循环受阻。紧接着介绍了她本人对子痫前期一些重要的蛋白和RNA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在子痫前期患者循环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胎盘生长因自身水平下降,而可溶性frms样络氨酸激酶-1水平升高。另外发现一些相关RNA及蛋白平衡改变并不涉及基因突变,而是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研究了ncRNA对滋养细胞的调控作用及MiRNA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得出了人类PE胎盘中mi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参与PE发病。LncRNA与许多疾病如癌症,阿尔莫兹海默病有关,它的失调似乎成为人类复杂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脑并发症预防及早期识别丁依医院
丁教授阐述了子痫性脑病,造成的是一种血管源性水肿,临床表现为颅内高压的表现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全脑性的病变),可造成急性全面性脑损害,很多患者通过积极治疗,也可以完全恢复,是一种可逆性的脑损害。丁教授介绍说年提出了可逆性脑后部脑病综合征这一对子痫性脑病定义,影像学特点是两个大脑半球后部皮质下白质水肿,两侧病灶大多对称。处理措施是迅速降压,预防和控制抽搐,第一个小时之内,降20%-25%,4-6小时内降到-mmHg,首选硝普钠,不主张常规使用激素。妊娠期高血压并发脑血管疾病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颅内静脉窦血栓(CVT)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果妊娠期和产褥期妇女突然出现不明原因头痛呕吐,食物不清,抽搐等,应警惕该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时有颅内高压者应迅速降压,交替使用甘露醇。脑梗死早期需要维持一定血压以保证大脑的灌注压,血栓者应考虑手术治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病血压监控非常关键,可根据内科降压方法合理降压。
妊娠期高血压之硫酸镁的应用医院
介绍了硫酸镁的生物效应特别提出的是硫酸镁大部分48小时内在肾脏代谢,因此,临床应用硫酸镁一个重要的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肾功能,直接影响是否会导致硫酸镁中毒。硫酸镁能用于预防和治疗子痫及子痫前期,对早产儿脑有保护作用,某些地区作为宫锁抑制剂的一线用药。但是它的副作用依旧要引起警惕。我们搞如何规避风险?必须保证膝腱反射存在,无呼吸抑制,前4小时尿量大于ml。硫酸镁中毒的严重危害甚至导致死亡,它的利弊关键看我们如何应用。硫酸镁的使用方法可以静脉,肌注,皮下给药,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可持续静脉滴注(4-6g,用ml液体稀释,15-20分钟内静脉滴注),也可双侧臀部深层肌注,每侧5g,此后每4小时臀部交替深层肌注5g。应该根据灵活个案原则治疗。重度子痫需硫酸镁治疗,但各个地区重度之标准不尽一致,因此,是否应用硫酸镁治疗应该根据医生站在病人的哪个阶段来分析。我们要做到干预时机现于达诊断标准之时,严密监测患者病情,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发展。
中国妇产科在线将持续为大家带来现场报道。
精彩花絮:
声明:本文为中国妇产科在线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期待您的加入!!!Ineedyou!
中国妇产科在线通讯员征集令!!!
学术会议报道/专家采访/各地妇产科资讯投稿…更多精彩内容期待您的加盟
急招福建及厦门地区通讯员!
我们的联系方式:联系人:妇小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