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在年也提出了著名的“巴菲特指数”,转换成中国巴菲特指数=中国上市公司总市值/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他认为该比例在70%-80%区间时,股市整体偏便宜,这时候买进股票会有不错的收益。举例说明:中国年GDP是.59万亿,今天AB股总市值85.05万亿,巴菲特指数=85.05万亿/.59万亿=83.72%,按巴菲特观点,目前并不是买入最佳时机。
一、中国股市不含国外中资股的巴菲特指数走势图
二、中国股市含国外中资股的巴菲特指数走势图
通过上图发现,中国股市开市以来,上市公司总市值与GDP息息相关(上图中蓝色线表示该指数走势图)。近20年来,巴菲特指数最低点在年,股市总股值只占GDP的17.54%,严重低估,致使上证指数从点,一直涨到点,涨幅达6.13倍。巴菲特指数最高点在年,股市总市值超过GDP的26%,巨大的风险出现,随后上证指数从点大跌至点,跌幅达72.8%。
三、4月14日中国巴菲特指数(数据来源投资数据网)
不含国外中资股的巴菲特指数=AB股总市值(85.05万亿)/年GDP(.59万亿)=83.72%,估值合理。
含国外中资股的巴菲特指数=AB股+国外中资股总市值(.83万亿)/年GDP(.59万亿)=.23%,估值略微偏高!国外中资股指在香港、美国等地的上市的中国公司,比如:腾讯、阿里、美团、百度等公司。
结论:巴菲特指数小于70%时股市低估,系统性投资机会来了,可以大量建仓买入(最好投资宽基指数基金或优秀主动基金);大于%时股市高估,系统性风险来了,可分批卖出。如果在这两个数值中间,我们可以安静持有,静待花开!
投资是一场修行,让我们共勉前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