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pf.39.net/bdfyy/年8月25日是第四次全国残疾预防日,今年全国残疾预防日的宣传主题是“残疾预防,从儿童早期干预做起”。围绕这一主题,来给大家谈谈有关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相关话题。对于家长们而言,见证宝宝的成长是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小生命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发育成活蹦乱跳的可爱宝宝,这其中充满了欣喜与感动。但由于生长发育同时受多种因素(遗传、教育等)的影响,儿童的发展又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特别是高危儿极易受损伤,发育异常发现的越早,干预越及时,康复的可能性就越大。一、什么是高危儿?高危因素有哪些呢?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绝大多数高危儿能完全健康地生长发育,部分高危儿视疾病危重程度以后可能有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多动、学习困难、自闭、行为异常等后遗症发生。高危因素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三个方面,其中产前高危因素有:1、母亲因素:孕母年龄40岁或16岁,孕母有糖尿病、感染、慢性心肺疾病、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疾病史2、胎儿因素:孕母早期先兆流产、孕母妊高征、贫血,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发育不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离、脐带异常(脐带过短、脐带扭曲成麻花状等)、羊水量过少、羊水早破、羊水污染等疾病,孕期接触放射线、有害化学物质或药物、孕期感染(TORCH)。产时高危因素有分娩期:产时窒息、脐带绕颈,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痛药物史。产后高危因素有新生儿期:多胎儿、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先天性畸形、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感染性疾病、寒冷损伤等。二、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发现高危儿呢?1、整天哭闹、不睡,喂养困难,头、下颌、四肢频繁抖动;2、婴儿手脚经常用力屈曲或伸直、打挺;3、满月后头老往后仰,不能竖头;4、三个月俯卧位不能抬头(头部离床)、不会翻身;5、四个月仍紧握拳,拇指紧贴手掌、内收;6、五个月俯卧时前臂不能支撑身体;7、六个月扶立时尖足,足跟不能落地;8、七个月不能发“爸,妈”音;9、八个月不能独坐,不会爬;10、视、听反应差,眼神呆滞。三、发现高危儿是不是就要进行早期干预?什么是早期干预?早期干预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根据幼儿智力发育规律,促进有社会心理因素或生物学因素可能发展为智力低下、脑瘫、视听障碍和行为问题等的高危新生儿的潜能发挥,预防或减轻其伤残的发生,使其全面发育赶上正常儿童。对于已经发现偏低于正常发育水平的学龄前儿童,通过早期干预措施,使其各种能力有所提高或达到正常水平。四、早期干预重要吗?当然重要!通过发育监测、筛查及早期发展指导,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防治发育障碍,提高高危儿生活质量、减少残障的关键。通过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能够使家长早期发现儿童的发育异常,及时就诊,减少或减轻儿童残障的发生;有效提升儿童家庭养育质量,最大程度开发儿童的潜能,提升儿童健康水平。五、儿童早期干预原则、内容及方法有哪些?1、干预原则(1)及早进行干预。(2)采用专业机构指导示范与家庭参与相结合的干预模式。(3)遵循个体化、适宜性和循序渐进原则,注重趣味性和生活化,激发儿童主动参与。(4)设置训练环境,注重安全性和有效性。(5)坚持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和一致性原则。(6)遵循“评估-指导-发展-再评估”的服务原则。(7)避免过度干预。2、干预内容和方法(1)运动发育根据小儿运动发育规律,进行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大运动以及抓、换手、撕、捏等精细运动的训练。在家庭喂养、护理等过程中引导小儿主动运动。根据小儿发育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活动,提供适当的辅助,确保小儿有自主控制的机会,及时给予奖赏。(2)感知觉与认知发育通过干预训练促进儿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本体感觉、前庭觉各感觉器官的发育。如通过追视、追听、尝试不同味道和性状的食物、触摸不同质地大小的物品、婴儿抚触、主动/被动操等进行感知觉训练。给儿童自由探索的机会,尊重儿童对玩具的选择。通过教给儿童日常物品名称、形状、颜色、分类,搭积木、涂画、数数等日常教养和亲子互动促进儿童认知发育。(3)语言发育在儿童原有的语言发育水平基础上,从引导儿童“看”(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