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的又一段精彩的人生历程朱德

近日,在婺源县举行的年红枫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开幕式上,集中表彰了百名最美婺源人,市县领导为他们进行现场颁奖。思口镇退休老干部朱德馨作为典型入选。

朱德馨退休前任思口财政所总预算会计,会计师,年年底退休。此前县志办副主任詹跃华专程拜访,相约退休后借用到县志办上班。办理退休手续时,镇政府领导提出继续留用,返聘任镇政府会计。当时他想已离家这么多年,退休后要好好照顾家庭,打算读读书,种种菜,陶冶性情。次年正月县志办打电话通知上班,去讲了自己的想法,面谢领导好心,表示歉意。后来镇党委书记毕进喜,带分管财务副镇长三次登门,说是三请诸葛亮,一定要“出山”。碍于情面,他只好答应。双方约定以本届政府任期为期限,换届便卸任。因之前兼任政府会计的财政所会计孙金和已先调县财政局工作,在出纳那里累积的单据已逾一年之久,且出纳是新手,单据不会分类,接收下来整理单据记账的工作量很大,费时更费精力。在繁难面前,他默默坚守,从无怨言,工作上仍然一丝不苟。虽然是超龄服役,但责任心不减当年,每年做完决算报表,都坚持写财务状况说明书供领导了解、分析财务运行情况。休息日如财务上临时有事,只要电话联系,也会随叫随到,往返上十里,常是步行赶路。在任镇政府会计的同时,镇党委又委托编写《思口古韵》,他抽空深入民间调查采访,查阅各种历史资料及听高龄的知情人口述,收集思口镇名村、名人及古建、遗胜、诗文等历史资料;又搜集、拍摄有关照片,往来奔波,足迹遍及各村委会。有时甚至夜以继日地不停地工作。历时一年,编写成图文并茂、篇幅4万余字的书稿印行,为挖掘、整理思口的历史文化作出了贡献。镇党委书记毕进喜高度评价他说:“朱德馨先生年逾花甲,壮心不已。为编著此书不惜心血,不辞辛劳,无怨无悔,奔走乡间,笔耕案前,对故土文化的挚爱跃然纸上。”

年初,县人民政府组织人员编写《婺源历史文化旅游丛书》第一套四册,朱德馨接受安排其中编注《诗文撷珠》的任务后,精选唐代至清末先贤、文士76人的诗词首、楹联53副、散文13篇,撰写内容提要,对典故和古汉语词语加以注释。所选作品因是乡贤著作,见于其他注本的极少,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参考。注释古人诗文,对一位见闻不广、学历不高、缺乏古文功底的乡野之士,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于是他第一步从熟读作品入手,细致到各个标点符号,多次反复咀嚼,口诵心思,仔细玩味,慢慢解读其中意蕴。第二步是博览群书。为了解朱子作品的写作背景,通读了闽人黄玉石著的《朱熹传》和上饶师院吴长庚著的《朱熹文学思想论》。江永《弄丸斋记》,看篇名似记叙文,实质上是一篇探究易学玄理的论文。文中借解答“客人”的提问阐释太极图之说。作者画的是中空的“圜”,却称为“丸”,丸是实体,则不是中空无物了。为能较为准确地解说文义,专门选读了《周敦颐全书》卷二中的章节,领会周子《太极图说》及朱子解说周子《太极图说》的精义,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江永“弄丸”,是诠释周敦颐“无极而太极”之说,无极是“理”,二五(阴阳、五行)是“气”,均为无形之物;二五之气经阴阳妙合而为万物则赋于“形”了,成为有形的太极,“丸”之说因此而来。又如文中有“远如元、会、运、世”一句,这种天道运行的时间段解释,《辞海》与《古书典故辞典》中都找不到答案,成了难题。但他没有气馁,最后在一本不显眼的《三字经注解备要》中才找到,原来远指较长的时间段,人的一生难以际遇或经历不到的。元,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万物的本原。《春秋繁露·重政》:“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此处指天地乾坤之始复至混沌的一元之数:一元统十二会(一会一万零八百年),一会统三十运,一运统三十二世,一世统三十九年。一元大循环共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元、会、运、世均为古人抽象中天道运行的时间段。又如江永及门弟子、清代思想家戴震写的《江慎修先生七十寿序》文后署的年月为“乾隆十五年岁在上章敦牂,月律中夷则”也找不到出处。后来在一本清光绪间上海宝文书局石印的《尺牍初桄·岁时异名》中才见到有记载,原来乾隆十五年岁在庚午,上章,天干庚的异称;敦牂,地支午的异称。同时查得,月律中夷则为农历七月。古乐分十二调(律),六阳六阴。《吕氏春秋》以律与历相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谓正月律中太蔟,二月律中夹钟,三月律中姑洗,四月律中仲吕,五月律中蕤宾,六月律中林钟,七月律中夷则,八月律中南吕,九月律中无射,十月律中应钟,十一月律中黃钟,十二月律中大吕。又婺源先贤朱子及齐彦槐、江峰青等名宦,名联遍及全国诸多风景名胜,要了解景观胜状,又读了古典文学知识丛书《文学胜迹博览》,得以对楹联内涵作较为全面的展示。仅此几例,足见注释古诗文之难。

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卜正坚和法籍教授劳格文来婺源,与婺源文化研究所合作,编写徽州传统社会婺源卷,启动写作《婺源的宗族、经济与民俗》的课题项目。根据文化研究所安排,朱德馨又承担了《思溪延村的氏族与传统社会经济》、《婺源的风俗与民间忌讳》与《婺源民间道法科文》等三篇课题文章的写作任务。他随身带着录音笔和笔记本,不顾天气炎热,独自下村作田野调查,大部分路程都是步行。找知情人采访10余人次,除现场录音、作笔记外,又凭平日的信用借得民间珍藏的谱牒及古代手抄本多种,抄录、复印历史资料数万字,认真点校正误。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实地调查后的指导下,反复修改补充,写成20余万字的文稿。《思溪延村的氏族与传统社会经济》展现了这一地域昔日氏族择地而居、繁衍发展和徽商在传统社会的经营智慧与报效家乡的辉煌业绩;《婺源的风俗与民间忌讳》详细介绍了婺源婚丧喜庆的传统礼仪以及四时八节的民俗文化;《婺源民间道法科文》辑录了一整套婺源流传久远而极富文采的民间道法科文经典,留下一份历史的记忆。

年9月,朱德馨向县委宣传部汇报婺源县诗词楹联学会的工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汪炬星指示,可从《虹井》诗词会刊中选出一部分较具代表性的作品,出一本《婺源诗词》,并答应部里支持出版经费。这是一件好事。朱德馨挤出时间,随即将经过多年搜集、整理的辛亥革命以来县人的诗词作品和从《虹井》诗词中选出的代表作编辑成集,又将部分外籍诗友赞咏婺源的诗词作品附入。他选取作品,本着重名家但不薄乡野之士,注重广泛性。入选作品的标准是,有意境,有一定的艺术性,符合诗词格律的一般要求。从题材上着重选取吟咏婺源风物、人文方面的作品为主,兼顾其他,以反映不同作者的个性和风貌。集中收入名作者的诗词作品馀首,定名为《婺源当代诗词选集》。寄送书样请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梁东先生题签后,赶在年内由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向世人展示出了现当代婺源诗词人的风采。省社科院赣鄱文化研究所所长、《江西诗词》主编胡迎建先生在序言中评介说:“昔日光华,转瞬俱成陈迹;雪泥鸿爪,写来留为丽藻。德馨会长留心雅道,义不容辞。广搜博取,精选沙汰,为时代写真,为诗人留传。高低贵贱不分,老少男女俱选,概以法眼公心。虽非婺县之人,唯取咏婺之作。共计五百七十馀首诗词,发山川之蕴奥,吟时事之感慨。至若针砭讽谕,即景遣兴,咏物寓意,民俗风情,莫非妙句丽藻,络绎而来。众体皆备,或刚健或柔婉,或写实或浪漫,或诙谐或辛辣;或格高调雅,或俗中见雅。或瑰奇警迈,或奇秀清逸,或融畅圆在。尔雅铿锵,意趣洋溢。婺源诗坛近五十年之风骚毕收入内,发扬光大,垂耀后世。”县委书记林显君指出,这是首次对现当代婺源诗词人创作成果的全面整理与集成,通过它,我们基本上能够看到,近百年来婺源诗词人用“诗言志”的传统精神,对社会深刻变化与巨大发展的感悟,体会到他们在千差万别的境遇下的“诗意生存”。同时,我以为它为古典诗词在婺源的传承与发扬光大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年,江西省楹联学会启动《中国对联集成·江西卷》的编纂工作,电话通知朱德馨参加会议,婺源为指定发言的六县市之一。会上通过了编纂大纲,要求各县编好分集选送。县文广局非遗保护中心也将楹联列入婺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类”项目。朱德馨参加会议回来,向汪立新局长作了汇报,并谈了其他县出对联专集的情况。汪局长当即表态,县里也出专集,交代他在选送省对联集成稿的基础上,同时编辑《婺源对联大观》。为此,他乘为省楹联学会组稿之机,在深入民间调查的同时,又联系外地相识的学者、文友供稿,广泛搜集自宋代至今的对联作品。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整理、汇辑了包括朱熹、齐彦槐、江永、江峰青等历史名人在内的婺源籍69位作者和外籍10位作者的对联作品共馀副,可谓洋洋大观。他遵照对联集成规定的体例和编选要求,从中选出对联作品副,按作者出生年代排序,逐一录入电脑编成电子版,发给《中国对联集成·江西卷》主编、江西师大教授龚联寿的邮箱。龚教授回复说:“打开您所发的邮件,令弟惊喜万分。您多方奔走,做了大量工作,可敬可佩。”两天后又发短讯来说:“当代联宜以兄的大作为榜样,逐一补出创作年月,必要的人地事宜补简注。年以前作者的对联宜补出处。”于是再度补正。后来,按宣传部领导的意图,将《婺源对联大观》打印成32开书样,作为宣传部考核文化方面工作的一项内容。年,《婺源对联大观》书稿根据后期收集资料,对年前作者的作品陆续进行了增补。年10月,《婺源对联大观》由县委宣传部出资印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汪炬星在序言中指出,“这些作品展现了不同的创作风格。这些作者中,多产者如江峰青,巧构者如齐彦槐,都是一时才彦。读他们的作品,心中的怀古幽思会默然浮动。当代的作者们,在赞美家乡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同时,更蕴涵了今天的时代风貌,见证了婺源的变化,鼓舞着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又说:“婺源的文化事业也同各项事业一样蓬勃发展,有一批人在文化领域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朱德馨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乘为省楹联学会编纂《中国对联集成·江西卷》组稿之机,继续穷搜博采。以古稀之高龄,耗数年之精力,终于编成《婺源对联大观》付梓。其执着精神,实在可钦可敬!”对他为婺源文化事业付出的辛勤劳动,作了恰如其份的评价。他编纂《婺源当代诗词选集》和《婺源对联大观》,都是义务的,只是编纂江西对联集成婺源选送稿时,到宣传部报销了开会出差的车费。县政府有关领导和宣传部领导都对他的奉献精神一直钦仰,近几年来县委宣传部两任部长曾先后三次带人上门走访慰问。他总是说:“无功受禄,身居乡下,累你们远道而来,不好意思。”

年2月,接受为思口中心小学编写乡土教材的任务后,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按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接受能力,除乡土风情外,写进了家乡良风美俗和倡导中华传统美德的相关内容,其中有儿童礼仪、传统规矩、名人家训;有勤俭治家、仁善待人、知恩图报的美俗;有家规家教的联文,有乐善好施的故事,还有作为农村家教范例的一家农户写的《小学生家庭守则》和一直不忘报答师恩的典型事例,并介绍世界文化伟人朱子的生平,让儿童从小了解乡贤朱文公的高大形象。用五个月时间,编写了一至六年级一整套有8万馀字的小学乡土教材,使之起到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的作用,在学生家长代表座谈会上得到好评。

婺源旅游兴起,他先后为景区景点创作楹联馀副,仅江湾永思堂就有4副。还有县里各种节庆、重点项目奠基,有关领导也是安排他撰联,多为无偿服务。近年来,他做了不少弘扬家风家训方面的工作。婺源县楹联研究会历年送春联下乡,他都选用或创作发扬书乡文化传统、弘扬家风家训方面的联文。年12月为县文明办送春联下乡收集、创作家风家教为内容的联文40副,并参与进景区书写,有些外地游客专选这方面的联文书写后带去,起到了宣传婺源、传播文明的作用。去年,又先后为漳村、江湾整理、编写以弘扬传统道德、社会公德为内容的微家训馀条,撰写家风家训故事四篇。

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除为不少村庄题联外,去年还为两个行政村和多个自然村编写文化墙资料,为两个村史馆设计版块、提供图文。又为思口搞了景村党建。还被思口镇政府聘为文化宣传顾问,报道身边好人好事。有时睡下了还有电话交接急不可缓的事要做。有时梦中醒来也要构思作品,有些联文往往是在路上、枕上得之。不管怎么忙,他都是有求必应。

退休后曾先后获县委宣传部“我为婺源跨越作贡献”征文一等奖、纪念朱子诞辰周年征文二等奖;县级非遗优秀传承人、县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正能量之星”、年度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等称号,并被评为婺源县第一届文明家庭。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治疗
白癜风患者皮肤大阅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yd/3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