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孕前检查至关重要!
专家
陈子江教授上海交医院
通讯员
袁蕙芸
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开放。
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年我国出生人口万人,比上年多增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6‰,比上年提高0.9个千分点。
年,有二孩医院就诊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不孕患者平均年龄较年增长1.7岁,其中40岁以上患者数量增长更为明显。
专家认为,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29岁左右,最好不要超过35岁;男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35岁。35岁以上女性要想怀孕的话,会面临怀孕难、流产率高、并发症、畸形发生率增高等问题。
据英国人类生殖与胚胎管理局公布的《不孕症指南》报道,35岁女性生育能力仅为25岁时的50%,到40岁时下降到35岁的50%。35岁后唐氏综合征和其他遗传缺陷风险显著增加。流产风险从30~34岁时的12%,上升到35~39岁时的18%。35岁以上女性孕期妊高征、贫血、妊娠糖尿病、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等风险增加。有生育需求的高龄女性增多、生育力下降、出生缺陷发生率增加、生育风险增加等,都是医疗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故而,加强二胎生育的管理,重视二胎生育孕前评估至关重要。孕前评估包含三个方面:
1)生育力评估:对男女双方都进行评估。女方主要是卵巢储备功能和宫腔环境的评估,包括卵子的质量与数量、子宫有无器质性病变等。
2)患者基本健康状况评估:有无基础性疾病存在,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有无发生妊娠期合并症的倾向,以及“后剖宫产”时代带来的相关妊娠风险等。
3)心理上的评估:随着年龄增长,妊娠概率降低,流产风险及生育畸形后代风险增加,对助孕失败需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此外,高龄患者成功生育后对子代的抚养及教育也会是长久的挑战。“二孩”政策的放开给妇产科领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二胎生育孕前、孕期,以及产时、产后的临床管理也将会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有待临床重视及规范。
作为上海市不孕不育诊疗中心和辅助生殖与优生重点实验室,医院一直以来以“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为己任,面对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做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1)开展高龄患者生育咨询及遗传咨询业务,强调3个增高的风险(不孕率增加、流产率增加、出生缺陷儿增加),加强3个检查项目(孕前检查、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查及产前检查);
(2)个性化方案:不轻易放弃珍贵卵子,卵巢低储备患者首选温和的微刺激方案;
(3)做好产前胎儿和母体的筛查和检测:一旦怀孕,建议进行优生咨询和产前诊断,可根据情况选择唐筛、羊水穿刺或无创产前诊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