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锦在为患者看病。
名医名片
许正锦
福建中医药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血透室负责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理事,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肾脏内科疾病和肾脏内科疾病各种手术操作。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4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编著作《赵纪生医论医案集》,参加著作编写3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
“选定一件事,就一直做下去。”许正锦身上最显著的闪光点就是专一。自医院,15年来,他在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医学道路上,一丝不苟,刻苦耕耘着。
走上中医道路
年,许正锦考入江西中医药大学。刚步入大学时,许正锦在社交、体育、文艺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学生中的翘楚,大学二年级就担任学生会主席。他学习也很努力,在学习中,他被中医博大精深的魅力深深吸引。
大四那年,许正锦做了人生中的重要决定,读研。在老师的推荐下,他决定攻读中医肾病方向。他放下了所有的学生会工作,开始潜心研究学业。跟随老师下门诊、看病人,许正锦的中医基础理论越来越扎实,中医临床思维越来越活跃,并掌握了很多临床操作。
大部分时间,医院。胸穿、腹穿、腰穿、骨穿四大穿刺,他几乎都能熟练操作。这也为他后面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开拓肾病科室
研究生毕业时,医院向许正锦抛出了橄榄枝。厦门安静宜居的环境,最终使许正锦决定留在这里。
医院,许正锦就经历了最困难的时期。他告诉记者,医院规模比较小,科室还没细分,人才引进刚刚启动。在内科队伍中,当时只有3个人承担肾病专业的工作,而病人却源源不断。在江头分院重建期间,许正医院,有时候甚至两天两夜不休息。此外,由于科室划分粗放,其他科室的一些抢救工作他也要参与,通宵达旦成为常态。
年,医院搬到新大楼,各个内科开始逐渐独立,也成立了肾病专科。许正锦是科室主要的创科者之一,到年,科室已初具规模,人才梯队倍增,病床从10张到20张,血透机从6台到20台,科室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原来月门诊量不足人次,现在月门诊量超过人次,血透人次也增加了几倍。”科室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患者的评价也越来越好。
对病人竭尽全力
“患者信任我,我就得尽全力对他负责。”这么多年来,许正锦治愈了很多病人,也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3年前,35岁的吴女士出现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吴女士是因为意外怀孕,第二次出现了妊高征,当时她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还会和第一胎一样,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可是这次妊高征难以控制,只能终止妊娠。
妊娠终止后,患者出现了无尿、肾功能急剧恶化的情况。许正锦了解后,马上把病人转移到他的科室来,通过紧急透析和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挽救了她的生命,病人康复出院。
去年国庆节前夕,59岁的厦门人庄先生得了急性肾功能衰竭。医院的内分泌科,由于突然出现了水肿和小便急剧减少的情况,肾功能开始急剧恶化,病情非常危急,需要尽快做血液透析。许正锦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刻赶过去和庄先生沟通,告诉他病情的紧迫性,需要紧急血透与肾脏穿刺,风险很大,但刻不容缓,需要尽快决断。
庄先生对许正锦十分信任,接受了他的建议。随后,许正锦牺牲了整个国庆的休息时间来救治患者,最后按照他制定的治疗方案,患者的肾功能完全恢复,两周之后就出院了。
特写:带领医护人员开展病理讲座
去年,超强台风“莫兰蒂”袭击厦门,医院血透室水处理系统瘫痪,血透室停运,许正锦带领全体医护展开了一场与生命的赛跑。
许正锦说,当时血透室有上百个血透病人,他们不能停止血透,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他第一时间向院领导汇报后,紧急召集全科医护展开自救,并迅速进行病人的疏导,把每个血透医院做透析,没有耽误每一名患者的治疗,赢得了患者的点赞。
此外,许正锦还定期组织科室医护人员义务组织透析肾友会,80多名患者加入其中。许正锦等人不定时举行讲座,给患者普及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并做一些专业的心理疏导工作,使透析患者身心都得到有效治疗,能够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他告诉记者,透析肾友中透龄最长的已经超过了15年,已和他成为很好的朋友。
来源:海西晨报
记者:曾昊然
通讯员:李琪彬
实习生:刘玉坤、张艺
编辑:张艺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