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教授针灸治疗中风规范

白癜风效果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50629/4646689.html

培训安排:醒脑开窍针刺法

临床实践经验教学班8月19日《青岛》开班

←点击查看

培训时间:8月20日—8月21日(19日报道)

培训 王某,男,47岁,干部,入院日期:年9月16日。住院号:F。

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半年余。

病史:患者高血压病史6年,素服蒙诺、络活喜维持血压于/80mmHg,3月8日工作时受风,自觉头胀,于单位保健室测血压/mmHg,自服寿比山1片,略见好转,次日晨起又感眩晕,到保健室静点血塞通,下午突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而瘫软在地,当时神清语晰,医院,查头CT示:右基底节小缺血灶,收住院治疗2月,曾静点维脑路通、硝酸甘油等,病情稳定,医院行针灸治疗,仍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今慕名赴我院就诊,由门诊收住院。9月7日南京静脉曲张专病专治学习班通知←点击查看

查体:血压/80mmHg,脉率80次/分钟,神清语晰,双瞳孔等大,右∶左约2.5mm∶2.5mm,光反射存在,无眼颤及复视,颈软,双侧颈动脉搏动对称,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肠鸣音低,左侧轻度中枢性面瘫,饮水不呛,咽反射正常,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肌张力略高,左上肢可移至腹,精细动作差,可缓慢行走几步,偏瘫步态,左足轻度内翻,肌容量左右对称,左侧生理反射(+++),左巴氏征(+),夏道克征(+),余病理反射未引出,舌暗红,苔黄腻,脉弦。

颅脑CT示():右基底节-丘脑区梗死灶,左侧基底节点状缺血灶。

印象:①中医:中风(中经络);②西医:脑梗死,高血压。

辨证:患者平素劳累过度,真阴亏耗,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阳亢生风,兼之风寒侵袭皮毛,内外合邪,经脉闭阻,上扰清空,神明失司,中风乃发。

治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选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完骨、翳风、解溪、丘墟透照海。

操作:解溪,直刺0.5寸,施捻转泻法;丘墟透照海2.5~3寸,施捻转泻法;余穴同前。

治疗经过:经5次治疗,患者左上肢可抬至头,左足内翻减轻,10天后,左手可做梳头、对指等动作,行走距离较长,继续治疗1月余,生活可自理,好转出院。

案二 吴某,男,46岁,司机。入院日期:年2月7日。住院号:F。

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失语4月余。

病史:患者高血压病史2年,平素工作繁忙,2年10月5日开车途中出现头晕,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语言欠清,医院,就诊于急症,查头CT示:左颞部及左基底节区血肿,遂收入脑外科,当时症状加重至右侧肢体全瘫,神志不清,当日下午行左颞区血肿引流术,术中引流约40ml血,残存约20ml,半月后患者神志转清,仍遗留右侧肢体全瘫,失语,继予降颅压、抗感染等治疗2月,复查头CT示:血肿基本吸收形成软化灶,后间断于我院门诊行针刺治疗,今为进一步康复收入我科。

查体:血压/90mmHg,脉率65次/分钟,神清,精神可,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侧肢体活动不遂,右上肢微可内收,手指无功能,右下肢可屈膝立于床面,肌力Ⅱ级,肌张力不高,右侧肢体肌肉轻度萎缩,腘横纹上10cm,肌容量左为42cm,右为40cm,腘横纹下10cm肌容量左为31cm,右为30cm,右侧生理反射减弱,右巴氏征(+)。混合性失语,可发简单音节,理解力差,饮水不呛,咽反射存在,双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2.5mm,光反射存在,眼球运动灵活,无视野缺损,胸廓对称,两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音有力,腹软,肝脾未及,左颞顶部术后疤痕,舌红苔黄,脉弦数。颅脑CT()示:左基底节颞顶区血肿术后改变,血肿囊变期。醒脑开窍针刺法

临床实践经验教学班8月19日《青岛》开班←点击查看

印象:①中医:中风(中脏腑转中经络);②西医:脑出血术后。

辨证:患者乃肝肾阴虚之体,兼之过劳,阴竭于下,孤阳上越,阴脱阳浮,神匿窍闭,中风乃发。

治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选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完骨、翳风、金津、玉液。

操作:同前。

治疗经过:经3次治疗,患者右上肢可抬至胸,右手拇指可动,右下肢直腿抬高20°,可扶床站立20分钟,15天后可自行举步,右上肢可抬至头,可回答简单问题,继续治疗30天,生活可简单自理,精细动作稍差。

案三 邓某,男,57岁,干部。入院日期:4年11月17日。住院号:F。

主诉: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伴头晕2天。

病史:患者平素性情急躁,2天前因琐事与同事争吵后,自觉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进餐时不能使用筷子,穿衣系扣费力,时有头晕,无恶心呕吐,就诊于单位保健站,考虑脑血管病,未经治疗,急赴我院就诊,由门诊收入我科。

查体:神清合作,头晕,无头痛及恶心呕吐,血压/80mmHg,脉率80次/分钟,双瞳孔等大等圆,右∶左约2.5mm∶2.5mm,光反射存在,轻度水平眼颤,颈软,双侧颈动脉搏动对称,心音低钝,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肠鸣音存,饮水偶呛,咽反射减弱,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精细动作差,肌力Ⅳ级,肌张力、肌容量正常,左侧肢体痛温觉减弱,共济运动可,步态欠稳,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查头MR示:右侧小脑缺血灶。舌淡,苔白,脉沉细。

颅脑MR示():右侧小脑缺血灶。

印象:①中医:中风(中经络);②西医:脑梗死。

辨证:患者年近花甲,平素性情急躁,为肝肾阴虚之体。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情志不遂,引动内风,上扰清空,阻于脑窍,络脉被阻,神明失司,而发中风。

治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选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完骨、翳风。

操作:同前。

治疗经过:5天后患者头晕减轻,右手精细动作较前灵活,10天后左侧肢体痛温觉较前恢复,头晕好转,治疗15天出院,未遗留明显症状。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种,也是针灸治疗效果显著的病种之一。尤其在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方面,可以说收效迅速。但是,临床中治疗中风病,应该详细辨察病人的“神”,根据神匿的深浅程度,而采用一种、两种或综合治疗方法;根据病机和证型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和配方。中风病的治疗应以醒脑开窍,疏通经络为主,而辨清阴阳虚实寒热不同,采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瘀者除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寒痰者温化之,热痰者清化之,阴虚者滋补之,阳虚者温补之,针之方能奏效。

扫描底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hl/5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