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理科写作手把手教你厘清写作逻辑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wapyyk.39.net/doctor/306474.html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分文理科的原因,,大家一听你是文科生,就会觉得你天生擅长交流、文笔好,反之如果知道你是一个理科生,那就会有一种呆板、不会表达的印象存在……可能是受这种潜意识的引导,很多理科生会产生抵触写作的情况,提笔犯难、头脑发蒙……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解决这种困扰呢?

《这就是理科写作》的作者珍妮弗·博伊尔博士,目前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就任研究生写作顾问一职,在对各学科的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中,他发现很多学生无法很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尤其是理科生,常常实验做得很漂亮,一落实到纸上,就不知所云了。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他拉上同校的另外一位博士——斯科特·拉姆齐,两人通过对日常经验的总结、分析和整理,撰写了这本专门为理科生准备的写作方法书,希望可以帮助更多有写作困扰的“理科生”们,厘清写作逻辑,提升写作能力,简化写作步骤,高效完成写作任务。

在书中,不仅涵盖了理科生常见的各种写作类型,比如论文、实验报告等,还在此基础上细化写作步骤,可谓是手把手教你如何制定写作计划、如何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如何打好论文草稿,甚至还列出了一些常见的行文错误,方便进行自查。

在这么多内容中,我认为下面这两部分的内容,不仅对理科生写作起到关键作用,对于每个想要写作的人,都能有所启发和指引。

一、过程草稿和作品草稿

很多写作书籍都会涉及到写草稿的问题,如果按照《这就是理科写作》的细分方法,大多数的书都在讲“作品草稿”,很少有人谈及“过程草稿”,但其实对每个写作者来讲,过程草稿也是很重要的。

它记录了我们文章构思的整个过程,还有文章整体的关键要素,以便我们在写“作品草稿”时,进行参照。当然,相比“作品草稿”而言,它可能会有漏洞、有些主观,甚至结构有些混乱,但却有利于我们整体把控自己的思想,避免写着写着跑题、写着写着不知道该写什么了这些问题。

如果我们还是无法对“过程草稿”有一个明确认知,那么可以把它当作一手资料、一次头脑风暴。正因为这些独特之处,作者提醒我们,在写“过程草稿”时,一定不要回头检查,一定不要针对遣词造句进行调整……尽可能地一气呵成,把内容全部写好,以免打断思路。

这样在初步完成了过程草稿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写“作品草稿”了,这里要注意两点:

(一)结构、逻辑要合理

不能自言自语,要有理有据,尤其是在写论文时,要将研究成果与文字结合,做到相互呼应和对照,才能更有说服力。

(二)“以读者为中心”进行创作

在进行资料删选、组织内容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想着“哪些内容,对读者有用”。牢记:文章不是观点堆砌,也不是资料、数据组合,而是言之有物的一次虚拟谈话。这两点,对于任何写作者而言,都应该注意。

前面我们了解了如何写“过程草稿”,也区分了它与“作品草稿”之间的区别。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我们更快速地写出“作品草稿”呢?

二、管理写作任务,养成写作习惯

如果说“过程草稿”就需要天马行空的想和不停地写,那么,从作者重点强调的观点来看,“作品草稿”更多的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hl/11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