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聚体高是不是必须抗凝?
这种疾病是一种看似简单明了却又错综复杂的一类疾病,从患者个体到社会问题的关联愈加凸显。从临床角度来看,如何确认患者处于D-二聚体之中;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如何选择抗凝预防干预的最佳时机,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科技的进步,其临床价值的深度挖掘为目前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要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应对D-二聚体高,我们应该如何做吧~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D-二聚体是什么
D-二聚体是最简单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质量浓度的增加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
D-二聚体升高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一、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
二、主动脉夹层
年《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指出,D-二聚体快速升高拟诊主动脉夹层(AD)可能性增大。
三、心梗
在急性心梗(AMI)患者中可以观察到D-二聚体的升高,且使用尿激酶溶栓后D-二聚体的浓度较前下降,因此,冠心病患者伴有升高的D-二聚体可能预示着更高的AMI风险。但其不是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在AMI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尚不满意,与AMI预后也存在矛盾,暂不能指导治疗。
四、溶栓治疗
在溶栓治疗后,D-二聚体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D-二聚体持续上升或下降缓慢,提示存在新发血栓,溶栓药物用量不足;D-二聚体变化不大,则可能为陈旧化的血栓。
五、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特征是微循环内发生广泛的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导致弥漫性微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状态。
六、恶性肿瘤
肿瘤可引起D-二聚体浓度升高,并可作为分期、预后等判断标准。
七、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异常患者多伴有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且随eGFR的下降,升高明显: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60mL/min,有很高比例伴有D-二聚体升高;eGFR15~30mL/min,基本均存在D-二聚体异常;eGFR15mL/min,纤维蛋白降解减少,D-二聚体代谢半衰期延长,水平升高显著。
八、肝病
D-二聚体的浓度可作为一个判断肝脏受损程度的标志:肝功不全时,由于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导致出血和启动凝血-纤溶的正反馈过程,D-二聚体继发升高;肝衰时,解毒作用下降,炎性因子和病原可损伤血管内皮激活凝血,同时纤溶酶原激活物能力下降,也造成纤溶亢进和D-二聚体明显升高;肝癌时,通过分泌促凝因子,导致纤溶亢进和D-二聚体升高。
九、妊娠
在妊娠期各个阶段,均可存在静脉血瘀滞、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等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病理因素;生理改变则可导致静脉内血容量增加、静脉血管扩张,在妊娠3个月后更为明显。此时很难使用D-二聚体来判断血栓形成,更多强调的是超声等影像学检查。
此外,某些疾病,也会引起D-二聚体增高。妊高征:相较于正常孕妇,妊高征患者D-二聚体升高更为明显,原因可能是妊高征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胎盘缺血等变化,激活了继发性纤溶系统。
由于静脉血栓是孕产妇死亡率和发病率的高危因素,如何有效规避风险是妇产科室甚为棘手的事儿。考虑到妊娠期随孕周增加血浆D-二聚体有上升趋势,我们需要新的参考指标来发现及诊断妊娠不同时期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在浙江大学医院的一则大数据研究中发现,在分娩期产妇血浆D-二聚体显著升高,其后在产褥期快速下降。由于妊娠期病理和生理改变会影响相应的化验结果,所以确立妊娠期及产褥期的D-二聚体正常参考范围是困难的。该研究的结果表明,妊娠期随孕周增加血浆D-二聚体浓度随之增加,在孕晚期浓度最高。孕早期血浆D-二聚体浓度参考范围为0.66mg/l,孕中期为2.29mg/l,孕晚期为3.12mg/l。通过比较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D-二聚体浓度,发现产后第二天、第三天剖宫产分娩与阴道分娩的产妇D-二聚体浓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和P0.),因此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D-二聚体参考范围应有各自的参考范围。同时研究还发现产后42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恢复至非孕状态。
孕期临床遇到D-二聚体升高,我们该如何分析?
妊娠,通常孕晚期D-二聚体在5mg/L以内可被视为无明显异常,做好凝血监测即可;如果D-二聚体大于5mg/L,且确定无出血风险,为预防深静脉血栓,可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或钙治疗。
还有不能解释的D-二聚体升高,对于不能解释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即使不存在临床表现,也应考虑VTE可能;在排除血栓性疾病和肝肾疾病后,应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可能。
D-二聚体是一种可以反映患血栓性疾病危险性高低的指标。怀孕期间的女性,由于血液凝固系统代偿性的反应,会表现为相对的高凝状态,化验检查D-二聚体出现轻微升高一般都是生理性的,对于胎儿的发育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是如果D-二聚体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就需要提高警惕,可能会存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肌梗塞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者感染性疾病的可能。
此外,如何正确评估对于患者病情控制至关重要。该研究表明,对患者确定适宜复查时间是有必要的。从临床角度出发,如何形成D-二聚体升高的临床思维和一般处理原则或许更为重要一些。随原发病治疗而下降,无需处理;持续维持在一定高度,视临床综合分析表现而定;进行性升高,需抗凝处理。而且孕妇平时注意不要进食高盐、高脂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同时也要注意按时休息,不要熬夜,记得多喝水哦~
范利军主任:范利军主任从事生殖保健、不孕不育临床诊疗方面工作,曾师从江门市生殖与不孕领域学术带头人陈建明教授,对新兴的免疫性不孕和复发性流产治疗,累计超过七年的临床经验。越来越多的育龄妇女通过范利军诊所的诊断治疗,少走弯路,少花钱,成功抱娃毕业。特别提醒:初诊者需提前一天预约,并说明是范主任的初诊者,助理或者客服会根据门诊安排为初诊者预留咨询时间,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