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夜间,林洋能源公布了今年1~6月的半年度业绩。数据显示,公司营收16.13亿元,同比上升3.37%,利润总额4.28亿元,净利3.97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94亿元,同比上升16%,总资产及净资产的涨幅为4.64%、4.4%。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上升15.79%,为0.22元。
林洋能源透露,如不考虑可转债财务费用按会计准则计提的影响,实际利润会比去年同期更高。
能源一号注意到,在财务费用这一环节上,上半年的数据为1.亿元,较之去年同期的.88万元大幅上升了%,涨幅十分明显;同时也远超了同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变动比例(25%、-4.89%)。
财务费用上涨因可转债及银行贷款利息引发
林洋能源透露,财务费用的变动原因是:银行贷款及可转债利息增加所致。能源一号发现,今年上半年公司利息支出高达1.38亿元,较之去年同期的万元大幅上扬。
银行贷款方面,林洋能源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都在同期有所增长。其中公司短期借款8.05亿元,同比上升34.6%,长期借款达17.22亿元,同比上扬了31.43%,两者的增长也主要是银行借款增加所推动的。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银行贷款余额为27.14亿元。
如果在其他变量不变的假设下,利率上浮50个基准点,那么银行贷款所产生的利息支出增加幅度高达万元,对公司本期净利润的占比是3.37%。因此浮动利率银行贷款会给企业增加一定的风险。
可转债方面:去年11月,总额为30亿元的林洋转债正式上市。在可转换公司债券存续期限内,公司需对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偿付利息及到期时兑付本金。有分析指出,30亿元的可转债计提利息费用高达万元。目前林洋能源尚未对该数字予以确认。
林洋能源也曾提示,“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情况受转股价格、转股期内公司股票价格、投资者偏好及预期等诸多因素影响。如因公司股票价格低迷或未达到债券持有人预期等原因导致可转换公司债券未能在转股期内转股,公司则需对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偿付本金和利息,从而增加公司的财务费用负担和资金压力。”
新能源带来电费收入6.63亿元
经营业务方面,今年前6月,林洋能源的新能源、智能、节能板块发展平稳。其中以新能源板块的表现最为突出。
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分布式光伏电站等是新能源板块的核心。目前该公司并网容量近1.5GW,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及河北等中东部地区。东吴证券指出,年公司电站规模为1.12GW,因此今年上半年的新增电站项目近兆瓦。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板块业务销售收入8.14亿元,其中电费收入6.63亿元,同比增长23.55%。公司在手储备项目达1.2GW。
林洋能源的N型高效电池、组件MW已量产,电池转化效率>21.5%,双面因子>85%。产品已分别进入中广核、中电建、三峡、北控等央企、国企合格供方名录。
在自主开发建设运营电站的同时,林洋能源还与中广核、中电建等知名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年6月,企业也与中广核就MW泗洪天岗湖领跑者基地项目签订11.09亿元EPC总承包合同;与中电建河南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MW海外光伏项目采用N型高效双面组件、EPC等业务开展深度合作。
电表方面,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7.76亿元,同比上升5%左右,东吴证券预计该板块的净利为万元左右。增长幅度略低于新能源板块。年上半年,林洋能源参与了国网、南网的招标活动,合计中标金额约为3.9亿元。分析指出,公司组件及EPC的贡献销售收入约1.5亿元,净利0.2到0.3亿元左右。
此外,林洋能源也在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先后与国网下属江苏、山东、上海等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展综合能源业务合作。同时,上半年公司承接了亚行全球环境基金(GEF)节能减排项目;连云港东霞制衣集团储能项目;商丘梁园区公共建筑综合能源管理项目;南通、宿迁泗洪城市路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河北高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业务,实现了公司业绩新亮点。
全文为能源一号独家作品。转载时请标明能源一号及(EnergyNO1)字样。
一号团队赞赏